首页
>> 新闻中心 >> 来华项目
中国梦 中国行——日本北陆大学遣中使团之中国印象
发布日期:2014-09-26 浏览次数: 字号:[ ]

    2014年9月10日,日本北陆大学平成遣中使团一行来到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进行访问,重点参观了文化体验中心、教学资源展和重点项目介绍。

  此次来访的遣中使团年龄层次相差很大,既有古稀老人,也有青葱少年;职业背景也不尽相同,既有高校师生,也有社会人员。但是无论是哪个年龄层的日本友人,都对中国文化有着极大的兴趣。在休息间隙,记者对此行三个团的成员进行了采访,了解他们与中国的故事。

花甲老人的中国情

  58岁的大浦努先生在以中青年为主的团里格外引人注目,他是日本富山县的一位书法家。20世纪80年代,凭借着对中国书法的满腔热爱,他只身来到中国。因为不懂汉语,初到中国的大浦努难免感受了异国他乡的陌生感和语言不通带来的尴尬,但是他很快深深地喜欢上中国的文化,对中国人民的热情善良有了深刻的体会。从那以后的30多年中,他坚持每年来中国4-5次,至今已累计来中国150余次。

  当问到为什么这么多次来到中国,大浦努告诉记者首先是中国文化吸引了他。他喜爱中国的书法、国画、茶艺,他也很喜欢吃中国菜,比如广东菜、麻婆豆腐等。作为书法家他对汉字文化特别着迷,他认为汉字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 平假名是“表音文字”。 表音文字要组合使用才有意义,而表意文字的每一字都有它的意义。随着时间的变迁,语言也在变化。所以用表音文字写的文章,过了很长时间以后便无法理解。而用表意文字写的文章,虽然语法变化了,可字义几乎没变,所以一千年前的文章,到现在也能被理解。

  在中国学习和旅游的过程中他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尽管日本人和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但是他很喜欢中国朋友的热情友好。他居住在上海的时候经常跟朋友一起聚会,朋友们说的上海话他觉得好听也很有意思。

  大浦努爱好和平,他出生在战后,没经历过战争,但为了更加了解历史,他曾经专程赴南京参观大屠杀纪念馆,那里的展品和史料让他觉得震惊也很心痛。但他相信日本的年轻人应该了解那段历史,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设更友好、和平的世界。

  今年大浦努先生看到了日本北陆大学孔子学院选拔学生参加“中华语言文化体验之旅”活动的通知,于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通过学校推荐和孔院选拔,大浦努顺利入选,他与同学们一起前往中国参加为期一周的体验之旅。中国对于大浦努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第二故乡,他觉得这次的研修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内容非常充实。“除了学汉语以外,还接触了很多中国文化,比如说书法,中国画,太极拳等等。”此次访华虽然时间已过半,但他依然非常激动和兴奋。

大学教授眼里的中日交流

  安田優是日本北路大学的教授,从事英语、英美文化和戏剧方面的教学工作。安田教授曾在美国访学过一年,非常喜欢接触和了解多元文化。出于对中国这个既熟悉又陌生国度的好奇和向往,他报名参加了此次遣中使教员团。

 

  对于从未到过中国的安田教授来说,第一次到中国最大的感受是“真正的中国和日本媒体报导的不太一样,特别是中国的天气很好,没有感觉到污染。”安田教授告诉我,因为日媒经常报导中国污染严重,这次他特地带了口罩以防万一,同行的女教员还带了厚厚一叠口罩,“北京这几天天很蓝,看来口罩是派不上用场了!”他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道。多年的跨文化学习、教学经验让安田教授深信眼见为实的重要性。“想要真正了解一个国家,就必须要亲自去看一看”他坚定地说,“对于媒体的报导,我总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从不会人云亦云,随大流。”

 

  谈到中日交流,安田教授认为青年一代是中日两国未来的希望,更应该增进交流。“很多中国学生到日本念书,我班上曾经还有两名中国学生,他们都非常努力和出色。我希望有更多的中日交流项目,让更多的日本学生到中国来学习和体验。这对增进两国间的理解是非常有意义的。”安田教授还对项目提出了一些建议,“艺术不分国界,我觉得可以多建立一些文化艺术合作项目,比如电影和戏剧,让两国青年在参与和合作中不知不觉了解彼此的文化。”此外,安田教授对京剧非常感兴趣,但这次由于行程较紧,没有时间亲自体验,他希望下次来中国的时候能有机会观看京剧演出。

  短短的几天让安田教授对中国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他希望在剩下的时间里尽可能多了解中国,“当我回到日本后,我会向我的学生介绍我看到的中国,鼓励他们多多了解中国。”

中日交流未来的使者

  宫本空良是日本北陆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一见到记者就非常有礼貌地鞠了个躬。他有点腼腆,但在与记者一阵寒暄后,也慢慢打开了话匣子。来中国之前宫本学过一点点汉语,因此,当被问到英语是否很好时,他用标准的汉语“马马虎虎”回答了提问。

  此次是宫本第二次来到中国,去年的冬天他去过中国南方城市厦门,时隔近一年,他来到了北京。刚到北京的他马上就感到了北京的略微干燥的炎热,这与此时日本湿热的天气大不一样。

  宫本非常喜爱汉语和中国文化,虽然汉语的发音比较难,但中日同属汉字圈这一特点能给他减轻阅读汉字的困难。他计划回国后继续学习汉语,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热情友好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鉴于如今中日关系正处于特殊时期,来华之前他曾有点担心,来了之后发现这里的每个人都很善良,之前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这让他对这个中国这个礼仪之邦更加着迷。

  谈到中日关系,宫本坦白告诉记者中国在日本媒体的宣传报道中不太好,所以会使一些没有到过中国的日本人产生误解,但是,一旦亲身来到中国,就会被中国吸引。他两次来到中国,对此均有深刻体会,他说:“就像上次一样,这次我回到日本后会告诉周围的亲朋好友,中国非常美丽,中国人十分友善,你们都应该到中国看一看。”

  此次来到中国,他对中国古老又现代的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记者向他介绍了北京四合院、苏州园林等建筑后,宫本非常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参观并深入了解中国各地的建筑。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只采访了三位团员,在交谈中,他们对中国的友好和喜爱深深打动了记者。不管是历经沧桑的花甲老人,还是学识丰富的大学教授,或是朝气蓬勃的学生,他们象征着中日民间友好的曾经、现在与未来,是中日民间外交的缩影。希望有越来越多像他们一样的人,成为中日友谊的传承者、合作的开拓者,不断为中日关系改善和发展贡献力量。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